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师德师风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师德师风

开创中国植物资源工程学科的带头人 ——记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刘仲华教授


开创中国植物资源工程学科的带头人

——记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刘仲华教授

?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刘仲华博士19653月出生于湖南衡阳,他是湖南省重点学科——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博士点领衔导师,湖南省特色学科——植物资源工程创始人、学科带头人。现任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主任、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茶叶分中心主任、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园艺学科组成员、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茶科学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4/SC8)茶叶专家、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刘仲华教授二十多年如一日,执着于农业教育科研工作,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一、坚持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刘仲华教授长期担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的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茶叶科学研究进展植物功能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天然产物研究进展健康产业概论10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平均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1200多学时。1992年,他27岁时以突出的业绩破格晋升副教授,成为当时湖南省高校最年轻的副教授;他也曾是中国茶学学科最年轻的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一直致力于教学方法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九十年代初,他作为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以自己为模板,积极探索茶学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茶学专业教学新体系,培养农工贸复合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了拓展茶学学科内涵,在大学生中普及茶文化,他和朱海燕副教授主持的《中国茶道》视频教学,成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他坚持以科学研究的突破来提升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学科研相融互助。他1993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起担任茶学博士点领衔人并开始招收博士后,2006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40多名、博士26名、博士后10名,国外留学生3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成效卓越。2010年,他培养的王坤波博士的毕业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这是全国茶学学科博士论文中唯一获此荣誉者。近年来,他指导的博士、硕士中,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5人,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6人,获湖南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3人,他们均已成为我国茶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产业领域的栋梁和中坚力量。

二、潜心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刘仲华教授是我国茶叶科学和植物资源深度开发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以科学研究推进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产业发展。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0多个,在茶叶功能成分利用与深加工、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茶与健康、植物功能成分利用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研究创新了茶叶主要功能成分和速溶茶的绿色高效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体系,显著提高我国茶叶深加工技术水平及茶产业规模与效益;研究创新了黑茶加工理论与技术体系,有效推进了我国黑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采用现代分析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前沿理论与方法,研究了茶的保健养生作用及机理,丰富了饮茶与健康的科学依据,助推中国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创新了植物功能成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有效推进了我国尤其是武陵山片区特色植物资源深度开发,提升了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十年来,他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先后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三、坚持多学科交叉、学研产融合,推进学科与行业高速协同发展。

茶学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学科内涵与产业领域亟待深化拓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植物资源丰富但农业效益低下,传统农业必须向现代高效农业和大健康产业转型。刘仲华教授自九十年代初以来,把植物学、茶学、食品科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食品工程、制药学工程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交叉融合,实现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开发的协同发展。以茶叶功能成分利用与深加工为突破口,奠定了我国茶叶深加工学科与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以武陵山片区特色植物资源高效利用与植物提取物产业为对象,在研究构建植物功能成分绿色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同时,2005年他领衔在全国首创了植物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工学/理学),成为中国植物提取物产业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引领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高速发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当下,该专业一直保持就业率100%。他主持的植物资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获2012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起,由科技部批准,刘仲华教授领衔每年面向全球招收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国际研修班”(2005~2009)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国际研修班2010~),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学术与产业影响。由于学研产良性互动,教学科研产业协同发展,他参与的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刘仲华教授主持的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湖南农业大学设立,成为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唯一的、湖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湖南省农业领域继杂交水稻以后第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忘我工作,凝聚团队,协同创新,成绩斐然

二十多年来,刘仲华教授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未有过午休的机会,每天只有4~5小时的睡眠。2012年因为长期过度疲劳而引发了脑梗塞,住院康复后医生特别叮嘱从此必须按时作息、确保睡眠。然而,他却带着脑血管瘤隐患变本加厉地带领团队超负荷工作,常常因为紧急任务而连续工作48小时未能合眼。2009年,他领衔的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利用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成为我国高校茶学学科中第一个入选的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他及团队入选全国农业杰出科研人才及创新团队,也是全国茶叶科学领域唯一的入选者。2013年,他领衔的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计划首批入选者。刘仲华教授勤于笔耕,学术造诣颇深。他是《茶叶科学》等多家国内权威学术刊物的副主编和编委及多家国际SCI刊物的审稿专家,先后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30多篇,SCI收录40多篇。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叶加工学》、专著《湖南十大名茶》,副主编《茶叶的保健功能》、《植物提取物标准化研究》和《绿色化学与化工》等专著,参编《茶叶品质理化分析》、《茶树原产地》、《中国茶业大辞典》等专著。此外,作为编委会主任,主持《中国茶文化》系列13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基于刘仲华教授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产业开发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自1993年以来,他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创业奖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湖南省121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沙市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领衔人湖南省光召科技奖湖南省优秀专家全国科研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先进工作者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等多项荣誉。